水質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是一個重要的水質指標,它表示水體中所有溶解的和懸浮的有機物質中的碳元素總量。這些有機物質可以來源于多種渠道,包括工業廢水、農業徑流、城市污水以及天然有機物質等。

TOC的測定方法
TOC的測定通常通過燃燒法來進行,其中燃燒氧化—非分散紅外吸收法因其流程簡單、重現性好、靈敏度高而廣為國內外所采用。按測定TOC值的不同原理,該方法又可分為差減法和直接法兩種:
差減法:水樣分別被注入高溫燃燒管和低溫反應管中。在高溫燃燒管中,水樣受高溫催化氧化,使有機化合物和無機碳酸鹽均轉化成為二氧化碳。在低溫反應管中,水樣受酸化而使無機碳酸鹽分解成為二氧化碳。隨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導入非分散紅外檢測器,從而分別測得水中的總碳(TC)和無機碳(IC)的濃度??偺寂c無機碳濃度之差值,即為總有機碳的濃度。
直接法:將水樣酸化后曝氣,使各種碳酸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驅除后,再注入高溫燃燒管中,可直接測定總有機碳。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曝氣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水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損失,因此其測定結果只是不可吹出的有機碳值。
TOC的測定標準
我國有相關的標準規定了測定地面水中總有機碳的非色散紅外線吸收法,即《水質:總有機碳(TOC)的測定:非色散紅外線吸收法(GB 13193-1991)》。該標準由我國技術監督局、我國環境保護局于1991年發布并實施,適用于地面水中總有機碳的測定,測定濃度范圍為0.5~60 mg/L,檢測下限為0.5 mg/L。
TOC的重要性
TOC作為水質的一個重要參數,對于評估水體的污染程度、保護水生態環境以及保障飲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高TOC值通常意味著水體中存在大量的有機物質,這些有機物質可能來源于各種污染源,如工業排放、農業活動、城市污水等。這些有機物質在水中可能經過一系列的生物化學過程,導致水質惡化,甚至對水生生物和人類健康造成威脅。
TOC超差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在實際應用中,水質總有機碳超差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包括水源污染、制水系統設備老化、操作不當以及維護不及時等。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并保障水質安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加強水源保護和管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輸入;
定期對制水系統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保障其正常運行和性能穩定;
加強操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保障其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并嚴格控制加藥量等參數;
建立完善的檢查和維護制度,定期對水質進行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