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鈣鹽與鎂鹽的含量,即水中鈣離子和鎂離子的總量(以mg/L或mmol/L表示)。這兩種離子的含量越高,水的硬度就越大。硬度和軟水是通俗上的叫法,并沒有嚴格的量化標準,但一般來說,硬度小于8度的水被稱為軟水,如雨水、雪水、純凈水等;而硬度大于8度的水則被稱為硬水,如礦泉水、自來水以及自然界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等。

水的硬度的分類
水的硬度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總硬度:總硬度是指水中鈣、鎂離子的總量,包括碳酸鹽硬度(暫時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硬度)。
碳酸鹽硬度:也稱為暫時硬度,主要由鈣、鎂的碳酸氫鹽(如Ca(HCO3)2、Mg(HCO3)2)形成,這類硬度在加熱后會分解成沉淀物從水中除去。
非碳酸鹽硬度:也稱為硬度,主要由鈣、鎂的硫酸鹽、氯化物和硝酸鹽等鹽類形成,這類硬度不能通過加熱的方式除去。
鈣鎂離子是人體每天必需的營養素,適量硬度的水可以通過飲水補充一定量的鈣鎂離子。然而,水的硬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影響。長期飲用硬度過高的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病變的風險,同時燒開水的口感會變差,洗漱時也可能造成頭發、皮膚干澀。而長期飲用軟水的人群,則可能面臨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死亡率增加的風險。因此,理想的飲用水硬度范圍一般為150~300mg/L(以碳酸鈣計)。水的硬度是表示水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對工業用水和日常生活用水都有重要影響。了解水的硬度不僅有助于我們選擇合適的飲用水源,還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保護水資源和人體健康。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