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月,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9.4%,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持平。

從主要江河水質狀況上來看,2023年1月—12月,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河流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91.7%,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4%,同比持平。從重點湖(庫)水質狀況及營養狀態上來看,監測的209個重點湖(庫)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湖庫個數占比74.6%,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湖庫個數占比4.8%,同比持平。
205個監測營養狀態的湖(庫)中,中度富營養的8個,占3.9%;輕度富營養的48個,占23.4%;其余湖(庫)為中營養或貧營養狀態。其中,太湖和巢湖均為輕度污染、輕度富營養,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滇池為輕度污染、中度富營養,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高錳酸鹽指數;洱海和白洋淀均水質良好、中營養;丹江口水庫水質為優、中營養。
每次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排名公布后,哪座城市水質較好躋身前30名,哪些相對較差處于后30名,都成為關注的焦點。先從今年躋身前30名的城市來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占9席,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占4席,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二;甘肅省次之,占3席。這3個省份占據了2023年“好水”的半壁江山。
從排名數據顯示,與2022年相比,2023年,柳州市依舊處于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第一名,代表著全國城市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最好水平。浙江省的麗水市從2022年的第十名躍升至第二名。陜西省的漢中市近3年來首次進入“好水”年度榜單。無論是位列前茅,還是高位進步、躋身榜單,各城市只有不斷自我加壓、拿出治水真舉措,才能保住“好水”。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在2023年1月—12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變化情況排名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石河子市變化程度為-33.65%,位居地表水環境質量同比變好中位居榜首。
在不少城市水環境質量同比改善的同時,不少省份以及城市的水環境仍有很大的進步改善空間。在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后30位的城市中,河南省占6席,安徽省占4席。這兩個省份占據了2023年“差水”30名榜單中的三成以上。
2023年年底,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進駐河南省,在督察過程中,督察組通報了河南5個典型案例,其中3個都與“水”有關。雖然涉及的是水環境不同方面的問題,但是背后反映出河南在治水上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水環境質量不理想的還有安徽省。長江流經安徽省416公里,長江大保護與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安徽省多地曾因水環境治理不力,被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點名。因此,安徽在保障河流安瀾的同時還應下更大力氣,加快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流。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1月—12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后30位城市中,山東省濰坊市排名倒數22位,這和濰坊市白浪河柳疃橋斷面出現嚴重人為干擾、對該斷面進行了最差值替代處理有一定的關系。在2023年1月—12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變化情況排名后30位城市中,十堰市官山河孫家灣和浪河口斷面、寧波市四灶浦閘斷面也出現嚴重人為干擾,因而對上述3個斷面進行了最差值替代處理。

從2023年的城市水質排名可以看出,進步或者保持前列的城市近些年除了自然稟賦良好以外,都拿出了過硬的治水舉措,爭取穩中向好。而排名靠后的城市,部分在水環境治理上出現了懈怠和欺瞞,導致水質情況不容樂觀。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