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疫情多點散發前,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就要求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要做好運維保障應急預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多次組織相關地市與運維人員進行演練,找準可能存在的難點與堵點,細化完善方案,確保方案能用、管用,成為“戰時”的運維寶典。疫情期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建立日調度機制,每日繪制疫區運維動態地圖,摸清摸準各區域運維情況,加強與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溝通協調,科學調度運維力量與資源,建立“立足自身、相互馳援”的工作模式,切實做到“保運維”與“保安全”同步推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地生態環境部門在嚴格落實防控要求的同時,全力做好涉疫企業污水廢水排放自行監測檢查和指導。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組建涉疫監測組,奔赴第一線,實地查看污水排放和處理情況,調度匯總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自行監測工作,據初步統計,疫情以來,上海市45家城鎮污水處理廠糞大腸菌群均未出現超標現象,出水消毒工作效果明顯。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先后兩次緊急采購現場余氯試劑檢測盒分發各地,支援各地涉疫監測工作。吉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對4所市區方艙醫院、20個集中隔離場所排放廢水開展余氯監測。
甘肅省甘南州生態環境局成立臨時黨員突擊隊,劉紅衛、石理宏、韓曉婷等三位同志發揚“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工作作風,奔赴處在高原的5個飲用水水源地,開展余氯和生物毒性等項目現場加密監測工作,為甘南各族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保駕護航。
無論是國家網還是地方網管理,都始終高度重視監測質控管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結合不同地區疫情形勢,設置多種管理模式,嚴守監測數據質量“生命線”。針對吉林、上海等疫情高發地區,探索開展遠程檢查,及時啟動32個斷面的網絡平臺檢查,通過視頻檢查、工單核對等方式加大不規范問題的檢查力度。
湖南省長沙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黨委發出了“三個靠前”的號召(領導靠前、黨員靠前、骨干靠前),在交通卡口、在社區、在實驗臺前、在監測站點、在水質斷面,一個個忙碌的志愿者、一個個堅定前行的身影,志愿紅、防護白、口罩藍共同匯聚成監測人戰“疫”的最美風景。

疫情終將過去,未來明媚可期,疫情防控殲滅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戰,也是一場特殊時期的環境監測大考,經歷過大戰大考的“監測人”一定能激發更強大戰斗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用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望得見藍天、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鳥語花香”。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